(1)皮肤、黏膜的屏障作用:致密的上皮细胞具有机械屏障作用,可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;上皮细胞的更新、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随呼吸的定向摆动、及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,具有清除病原体的作用;皮肤和黏膜分泌物:如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、汗腺分泌的乳酸、胃液中的胃酸及唾液、呼吸道黏膜中的溶菌酶等均具有杀菌作用。小儿皮肤角质层薄嫩,容易破损,故屏障作用差,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弱;新生儿皮肤较成人偏碱性,易于细菌或真菌的增殖;肠道通透性高,血脑屏障未发育成熟,以及呼吸道纤毛细胞发育不完善等,均导致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,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发育健全。(2)吞噬作用: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。新生儿的各种吞噬细胞功能可呈暂时性低下,这与新生儿时期缺乏血清补体、调理素、趋化因子等有关。(3)补体系统: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,一般在出生后6~12月,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近成人水平。